close

以組織領導理論之管理特質與技能為主題

淺談三種不同組織特性的領導模式

1, 部隊  2, 社團(非營利事業)  3, 私人企業

 

1, 部隊領導:

可能常在學校帶頭做壞, 高中時的教官建議, 服役時一定要去考士官, 所以下士班長成了我人生第一個有明確職務的領導工作.

領導士官的養成教育3個月, 再加上中心的基礎訓練2個月, 共有5個月的訓練, 除了更扎實及進階的體能戰技及勤務訓練外, 另外還添加了講, 教與指揮的基本技巧與概念.

由於單位及任務的獨特性(基層連隊), 我們單位仍存在著學長學弟制, 也就是說沒有領導士官的發揮舞台. 要在這樣的組織中成為有效領導者, 依組織領導理論中的管理技巧與特質來說, 應首重管理技能中的技能技術, 也就是本質學能的再強化, 透過優越的技能技術取得認同之後, 進而再轉化突顯管理特質, 方能達到職務賦予所應盡的責任與任務. 如果順序錯誤及時效掌握不佳, 短短2年的領導工作將毫無功能.

 

2, 社團(非營利事業):

大學必修3學分為課業, 社團與愛情, 所幸在大學四年能完整發展及進行此3學分, 特別在社團(學生會)的組織領導方面, 有更深及多元的嚐試與歷練. 學生會為學校社團活動統籌管理組織, 會長由全校選舉產生, 並自行遴選所有幹部, 無給薪, 受學生代表大會監督.

依組織領導理論的管理技能與特質來說, 毋庸置疑是管理特質的展現加上管理技能的輔助. 非營利組織是否能有效經營並完成使命, 首重領導策略, 激勵組織人員, 安排動員並建立共識, 以促進組織宗旨的達成, 就重於領導者管理特質的展現, 以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來共同努力. 學生會與一般性社團在型態上有顯明的差異於傳承, 由於每屆會長是由選舉產生, 沒有所謂的包袱, 所以也沒有所謂的傳承, 也因此管理技能的重要性就被忽視, 也因管理技能的缺法使得組織領導的重心擺在宗旨的達成, 對於時間及效率就較不講就.

 

3, 私人企業:

大學畢業後約10年的工作歷練, 若以管理職與非管理職來說, 大概有3年的時間專注在技術業務的工作範圍(非管理職), 期間受到公司的有心栽培並多次至丹麥總公司參與業務管理與行銷方面的課程, 之後7年的管理職歷練, 無緣在原公司發展, 並離開此領域.

依組織領導理論的管理技能(技術技能, 人際關係技能, 概念性技能)與特質(活潑性, 嚴謹性, 友善性, 調適性, 智識性)來說, 管理技能中的概念性技能是決定是否有機會往管理職發展的首要技能, 至於進入管理職之後, 管理特質中的智識性是持續升等的重要元素, 調適性為次要元素. 10年來, 多數多國籍企業的CEO由行銷業務背景轉為財務背景可以發現此關聯性.

然而, 多國籍企業較本國企業在管理技能方面有較完整的訓練與發展, 另在管理特質方面, 除了感官的評估外, 更有一套完整的測驗評估方法, 作為員工培育與長期職務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 而本土企業所有者對於高階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及特質的定義稍顯不足, 卻沉溺於服從性與較狹義忠誠度(個人忠誠度而非企業忠誠度)的考量, 導致企業再提升能力及再進化的過程中遇到重重阻礙.

 

4, 結論:

       組織領導理論中管理特質與技能的定義, 有效的提供企業主與經營者, 能明確且系統化於人力資源發展. 然而對於所有人來說, 更可清楚了解自己本質學能, 並有助於相關評估與未來發展規劃的重要工具, 對於生涯規劃與發展有很重要的貢獻.

     10年的工作生涯歷練, 藉由這門課的理論彙整有了更深的概念性架構, 除了在自己管理技能上產生了巧妙的進化, 在組織發展評估與組織的未來人力發展需求上有了更明確的概念與方針.

     當然所有概念與計劃仍著重於執行力的貫徹, 經過重重評估與規劃並透過理論的依據, 而產生了新的規劃與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