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主題:和諧圓通的人文關係
演講者:曾仕強 教授
1, 演講內容摘要:
曾教授首先利用幾個簡單的故事及舉例來說明及分析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詳:表1-1), 進而闡述因此特殊人文及國情演化出的處世哲學:”推, 拖, 拉”理論. 並利用個案來解析”推, 拖, 拉”的合理性及重要性, 由於唯有和諧的組織及團隊才能解決問題, 所以如何運用推拖拉的概念來:爭取時間, 冷靜雙方情緒, 找到合理的方式, 思考如何給合理的人來處理. 並藉此解決問題並同時保護到自己, 進而達到和諧圓通的人文關係.
表1-1, 中西文化上的差異:
|
中 |
西 |
1 |
沒有對錯, 禮儀之邦 |
強調對錯, 爭對錯 |
2 |
沒有是非 |
真理越辯越明 |
3 |
以理為中心 |
以法為中心 |
4 |
讓 |
爭 |
5 |
不服輸 |
認錯, 服輸 |
6 |
講合理 |
講是非 |
7 |
拐彎的思考模式 |
線性思考模式 |
8 |
保護自己 |
犧牲自己 |
9 |
強調應該不應該 |
強調喜歡不喜歡 |
10 |
每人心中自有評量 |
依據數據 |
11 |
講倫理 |
沒大沒小 |
2, 心得
非常令人值得深思的演講, 講者明白的說出中西文化的差異, 並發展出特有的”推, 拖, 拉”的核心概念, 唯有此方能在華人世界, 達到和諧圓通的人文關係, 這真是我中華文化的奧妙之處.
“推拖拉”的確一直環繞著我們, 看起來很多人都是”推拖拉”的高手,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困擾與衝突呢?由此講演可以清楚了解, 大家都誤會及誤用了“推拖拉”的核心概念, “推拖拉”的核心概念在於利用“推拖拉”的策略行動來: 爭取時間, 冷靜雙方情緒, 找到合理的方式, 思考如何給合理的人來處理等等. 而多數的人卻沉溺在行動前的“推拖拉”思緒情境, 完全曲解了“推拖拉”的核心概念.
前些日子, 有一個客戶氣呼呼的打電話給我, 嚴重抗議及抱怨我們的交期確認好幾天了, 卻一直沒有消息, 他的老闆氣炸了, 要我立即去他們公司解釋. 經與負責的業務及訂單管理助理了解之後, 發現由於多種原因, 我們遲遲無法確認正確的交期. 業務也表示非常無奈, 已儘量的”推拖拉”以爭取時間來確認正確交期.
這是標準的誤用了”推拖拉”的概念, 所以立即帶著業務去了客戶那一趟, 除了處理客戶問題外, 更希望讓業務同仁了解”推拖拉”的概念, 直至出發的路上, 我們仍無法確認交期, 所以我說:我跟您一樣要利用”推拖拉”的概念, 來爭取時間, 但重點在於策略的行動與計畫, 這些路上應該可以想的出來. ”推拖拉”也是要有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