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學了,很多學生上學去,但為什麼要上學去呢?
特別是大學生,為什麼要珍惜大學四年生活呢?
這個困惑自己多年的問題,
希望透過自己的一個省思可以幫助自己再進化,並帶給大家一點點的啟發
大學,由您玩四年(University)! 這句話已不切實際,
目前最真實的狀況應該是,多數的大家都在辛苦打工中,順便完成四年大學生活。
個人並不反對打工(因為當年我也打的很凶),但終就不建議畢業證書只是辛苦打工四年的副產物。
因此,有兩個核心問題值得我們思考,第一就是”為什麼要學習?”,第二就是”為什麼要讀大學?”。
為什麼要學習?
孔老夫子講過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句話清楚呈現了學習的重要性,三十而立中的而立不論要解釋為 獨立自主生活 或 立定個人處事哲學,都基於志於學。學習真正的目的應是發掘自己興趣與專才並基於此來確認個人立身處事方向。
天下無處不道場,什麼地方都可以學習,為什麼要珍惜大學四年生活呢?
大學是一個很特殊的環境,既可以學習亦可以嘗試(錯誤),亦是介於家庭與社會生活的轉折調適區。
不斷的學習嘗試(錯誤),是一個非常好的了解自己及挖掘自己真實興趣與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以台灣目前的狀況來看,踏入了社會之後,實無嘗試(錯誤)的機會與空間。
老掉牙的大學必修三大學分(社團、戀愛、課業),都值得不論大幾的您,好好思索該如何學習與嘗試。
希望大家都能跟孔子一樣,老了之後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