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內容皆法本內容, 除此符號”<>”內為個人感受
2, 藍色字體為尚不十分明瞭其意, 需持續瞭解之.
3, 紅色字體為與之前所知不同.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曹溪原本
一、 悟法傳衣
二、 釋功德淨土
功德:
造寺.供養.布施.設齋, 名為求福, 不可將福便為功德.
見性是功, 平等是德, 念念無滯, 常見本性真實妙用, 名為功德.
內心謙下是功, 外行於禮是德, 自性建立萬法是功, 心體離念是德.
不離自性是功, 應用無染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 但依此作, 是真功德
自修性是功, 自修身是德. 功德需自性內見, 不是布施供養
淨土=真心. 真心是淨土.
三、 定慧一體
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大眾勿迷, 言定慧別.
此法門, 從上以來, 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 無住為本.
定是慧體, 慧是定用
即慧之時, 定在慧.即定之時, 慧在定.
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修正之前戒而定, 定而慧的錯誤的觀念>
自性不犯, 自性不亂, 自性清明, (一, P.165)
(定慧)猶如燈光.
有燈即有光, 無燈即暗.
燈是光之體, 光是燈之用, 名雖有二, 體本同一. 此定慧法, 亦復如是.
四、 教授坐禪
坐禪
坐-外於一切善惡境界, 心念不起.
禪-內見自性不動.
禪定. 外離相為禪, 內不亂為定.
五、 傳香懺悔.
戒香: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
定香:親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無相頌-若能誦持, 積劫迷罪一時消滅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六、 參請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