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11月受訓於台北林口『憲兵訓練中心』因部隊嚴格要求莒光作文簿內家譜填寫,為了配合需要,還直吵家父申請者了一份曾祖父的戶籍謄本,這是第一次知道『家譜』是啥。

     1994年元月役於綠島國軍勵德管訓班--下士班長,當時有剪報的習慣,因所剪兩篇文章觸動了撰寫『家族史』的意念,並開始了相關資料的蒐集,後因部隊換防、任務煩雜等種種原因,使的撰寫工作延宕下來,不過資料蒐集不曾斷過。

     1996年冬,就讀朝陽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一年級之際,蒙歷史老師王怡辰博士督勉,決定利用"技一"寒假開始撰寫『家族史』。

     史料的整理確實是項艱具的任務,加上因背景特殊、家族長輩教育程度較低及我對母語的認識有限,使得片段口述資料難以整合及考證,不過我仍將盡力作好這一項有意義的工作,以期後代子孫能了解自己的『家族史』,進而自重自愛。當然『家族史』之史料將不斷的整理、補充、更新,使其傳承並且綿延不斷。

 

        父、母原都居住於大陳群島﹝浙江省溫嶺縣﹞的下大陳列島,民國三十八年大陸淪陷,國軍仍堅守一江山、大陳群島等,民國四十二年元月八日,一江山失守,同年二月六日政府發表徹守大陳群島聲明。

        當年家父十二歲、母親四歲,便開始名為義胞實為難民般的流離生活,或許這就是自由的代價吧!

        “抵達基隆後,被安排至它堵國小居住,大家打地鋪而睡,每天都有人送米、菜及豬肉,大家輪流煮,每天下雨,飯菜都煮不熟,浪費很多,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多…”外祖父說道。

        之後,祖父母被安排至高雄縣瀰勒的招待所(一排排用石塊砌成的屋舍分成數間,每戶七、八人口只分到約三坪的房舍,此舍區現今多數頃廢,目前僅剩兩戶人家且都是老人家),而外祖父母被安排至高雄縣旗山的國小暫住。

        “當時原本要去高樹鄉種田,可是外公說高雄市比較熱鬧而自願到高雄港做碼頭工,因而住進旗津的大陳村以上由外婆口述。

        而祖父母因自願打漁而搬進了林園鄉的大陳村,後來祖父母又搬到旗津,不過祖父仍無固定工作。從此我們所謂的老家就是指旗津。至於家父,來台灣沒幾天就到華興讀書了。家中七兄弟姊妹中就算家父腦筋最差,又不會做家事不長家庭生計,所以祖父母只把家父送去讀書,誰想到現今家父在兄弟中家境較佳,可真是老天疼憨人。

        “原本要嫁給做生意的,那時你老爸已在教書,不過外婆說嫁給公務員較穩定,所以嫁給了你爸。父母結婚後居住學校宿舍,之後搬至旗山,期間經過數次搬家仍離不開旗山。在旗山家父很忌諱跟別人說我們是大陳人,因為....

        “暫住旗山期間,實在太窮困了, 看到什麼就偷什麼,簡直就跟土匪一樣,人人見到就討厭外婆口述。

        不過,我認為這是時代的錯,我仍以身為大陳人為傲。兩岸的關係就跟政治般的詭譎,會不會回到大陸難預,不過不管在那我們都需以身為大陳人為傲,競競業業的為自己及將來努力。就如國父所說:「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生活的目地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共同為地球努力!撰寫人:陳家祥   Feb. 27,1996

 

一、陳細雨公:世代以捕魚為業,家境富裕,待人厚道。

二、陳啟榮公:開台一世祖,困苦顛連,為人樸直。

三、陳安利:困苦顛連,供固定收入,兒女早成,以子為貴。

四、陳浙平(香玉):早年脾氣剛直,待人嚴刻,不喜交際,生平無志,只求安平。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隨國軍轉進,自大陳來到台灣基隆,時年十二,緊接著進入由蔣公夫人主辦的華興育幼院就讀,又再完成初中課業;民國五十年暑期回高雄參加聯考,考取高雄中學,再者就讀省立屏東農專;民國五十七年七月服備軍官役退伍、八月開始任教於高雄縣立內門國民中學,期間擔任導師、組長、主任十數年,民國八十四年二月退休。在求學過程中,自小學到大專教育,完全在蔣夫人的愛心及輔助下完成連貫的教育,所以在有生之年,對蔣夫人的大恩大德沒齒難忘,值此退休在家,期望平安過月,也殷切期望家庭子女一切安順。傳寫人:陳浙平  打字:陳家祥

1. 為保完整性,本自傳為原稿翻打未經修改。

2. 家父訂於三月份至美國參蔣夫人賀壽宴會,或許是感恩的一種方式吧。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五、鄔淑華(菊花):早婚,雖然無受良好教育,不過對自己的期許極高,能隨時代及

        兒女成長,早期做過很多生意(小吃店、雜貨店等),因炒地皮發跡到信用破產。

        待人謙和,好客,曾任姚立明立委旗山競選總部總幹事。

        對於家族企業有無限的自勉及期盼。

家訓:自助而後人助;人助而後天助。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三日星期日    家祥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